1.总则、概述 3
1.1概述 3
1.2编制依据 6
1.3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 8
1.4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14
1.5环境功能区划 20
1.6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21
2.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25
2.1建设项目概况 25
2.2影响因素分析 48
2.3污染源源强核算 54
2.4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 66
2.5集中供热工程的环境效应分析 68
2.6清洁生产分析 74
2.7总量控制 75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7
3.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7
3.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85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6
4.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96
4.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预测 102
4.3环境风险影响及防治措施 124
5.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132
5.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 132
5.2营运期污染治理措施及建议 134
5.3环保投资估算 147
5.4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 148
6.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51
6.1环境经济效益 151
6.2环境经济损失 152
6.3损益分析 152
7.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53
7.2污染物排放清单 154
7.3环境监测计划 156
7.4排污口规范化 158
7.5信息公开 158
7.6污染源自动监测 159
8.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55
8.1项目概况 155
8.2环境质量现状 155
8.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56
8.4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158
8.5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158
8.6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159
8.7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结论 159
8.8环境风险结论 159
8.9环境可行性评价结论 159
8.10平面布局合理性结论 162
8.11综合评价结论 162
1.总则、概述
1.1概述
1.1.1项目由来
城市集中供热工程作为现代化城市主要基础设施之一,是能源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图们市属北方严寒地区,采暖期较长,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城市集中供热比较落后。图们市分散小锅炉房供热始于1990年,经多年运行,设备与管网老化,供热质量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每到冬季供暖时,密集林立的采暖小锅炉烟囱,使城市上空烟雾弥漫。小烟囱排出的烟气严重污染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刺鼻的烟气笼罩在市区的上空,空气能见度很低。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工作生活环境和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了图们市经济发展、外商投资环境和改革开放进度。目前图们市共有9家供热公司,共设有47台锅炉,90%是7MW及以下的小锅炉。现有小锅炉热效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和形象,与图们市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和重点发展文化、旅游、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会展等产业的发展战略十分不协调。同时,多达9家供热单位,由于热源设备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各自为政,供热质量与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对图们市的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理进行改造,提高供热能力,改善市区居民供暖状况,已成为目前图们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图们市中心城区供热专项规划(2017—2030)》图们市规划采用热电联产供热和区域集中供热调峰锅炉房相结合供热模式,在主城区热电厂和区域调峰供热锅炉房供热,并以太阳能和地源热泵等新型能源作为补充。吉林省师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1月编制了《图们市热电联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取得了吉林省环境保护厅的批复文件(吉环审字[2018]35号),由于该批准的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存在种种困难,建设遥遥无期,2018年8月经图们市政府研究决定,批准成立图们市绿新热力有限公司,负责承建图们市集中供热热源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项目。在原图们市热电联产项目批复厂址处建设图们市集中供热热源及配套管网工程,图们市人民政府已出具《关于支持图们市集中供热新建及改造工程的函》,并于2018年对《图们市中心城区供热专项规划(2017—2030)》进行了调整,调整后规划以区域集中供热锅炉房作为热源,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能源为辅。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热源厂1座、配套热网及换热站等。拟建热源厂供热范围内近期总负荷为180.73MW;远期总负荷288.91MW。拟建热源厂容量为近期建设3×70MW循环流化床锅炉,远期(预计2021年)再续建1×70MW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总规模4×70MW锅炉,并留有扩建一台7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位置。同时保留现有的铁路锅炉房(2×29MW)、五工村锅炉房(2×14MW)作为拟建热源厂的备用及调峰热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属于三十一“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92条“热力生产和供应工程”、“燃煤、燃油锅炉总容量65吨/小时(不含)以上”,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图们市绿新热力有限公司的委托,吉林省环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现场踏查、收集有关资料及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图们市环境保护局、图们市绿新热力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及密切配合,在此深表谢意。
1.1.2项目特点
本项目为集中供热锅炉房热源及管网建设工程,属于污染型项目,施工期影响主要为一次供热管网穿越铁路、公路及河流影响,营运期影响主要为锅炉烟气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运营期,以废气影响为主。
1.1.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结合项目特点,环评重点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运营期废气、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尤其是锅炉烟气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所采取的治理措施的可行性等,对地表水、固体废物的影响予以一般性评价,施工期主要关注管网穿越工程环境影响。
1.1.4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
(1)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中规定,集中供热锅炉房项目属于鼓励类二十二项“城市基础设施”中第11小项“城镇集中供热建设和改造工程”,因此,该项目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规划符合性
①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建设在图们市主城区北、嘎呀河北岸、G302国道南,根据图们市国土资源局图国土资规函[2018]58号关于“图们市集中供热热源厂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的预审意见”可知,本项目用地符合图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同时本项目已取得图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项目的选址意见书,其明确本项目建设符合城乡规划要求。
②供热专项规划符合性
根据《图们市中心城区供热专项规划调整》(2017-2030年),图们市城区供热专项规划结合城市现有热源情况确定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以区域集中供热锅炉房作为热源,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能源为辅。随着大型热源的建设,逐步拆除现状全部分散供热锅炉房。规划远期至2030年,新建锅炉房供热范围主城区和曲水区。规划保留铁路锅炉房和五工锅炉房,拆除其余分散小锅炉房。
规划至2030年图们市规划集中供热锅炉房总数为4座,分别为安山锅炉房(本项目锅炉房)、五工村锅炉房、铁路锅炉房及工业区供热分区,规划要求安山锅炉房建设位置在图们市安山村,热源厂规模为建设70MW×4,总容量280MW。
本项目位于图们市安山村,工程内容为建设一座70MW×4锅炉房及配套一次管网、换热站,实现图们市集中供热,取缔现有分散燃煤小锅炉,满足该区域热负荷发展和环保要求,其建设位置及规模符合供热专项规划要求。
(3)综合评价结论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图们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供热专项规划,符合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清洁生产要求,项目建成后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起到积极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只要建设单位认真落实本报告书中所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实现污染物减量、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讲,该项目是可行的。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2016年修正),2016年11月7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9月1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7月2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
(12)国务院令第68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0月1日。
1.2.2部门规章
(1)原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2018年4月28日;
(2)原环境保护部令第5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09年3月1日;
(3)原环境保护部公告第17号《关于发布<环境保护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5年本)>的公告》,2015年3月13日;
(4)原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吉环管字[2014]17号《吉林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暂行规定》,2014年10月20日;
(5)原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吉环函[2017]479号《关于印发<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7年本)>的通知》,2017年11月20日;
(6)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国家发改委2013年第21号令《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2013年5月1日;
(7)国发[2012]4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通知》,2012年8月6日;
(8)建设部等八部委局建城[2005]220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2005年12月;
(9)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2019年1月1日;
(10)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388-2004《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
(11)《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9月10日;
(12)《吉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7月1日;
(13)《吉林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013年12月24日;
(14)《吉林省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6-2020);
(15)《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4月16日;
(16)《吉林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吉政办发[2015]72号),2015年12月25号;
(17)《吉林省清洁水体行动计划》(2016-2020);
(18)《延边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延州政发〔2014〕7号,2014.年3月26日;
(19)《延边州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延州政办发〔2016〕6号,2014年5月3日;
(20)《延边州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年11月25日。
1.2.3技术导则
(1)原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3)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4)原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5)原环境保护部《环境污染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6)原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7)《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75-2017);
1.2.4其他文件及报告
《图们市集中供热热源及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市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9年1月;
“图们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图们市集中供热新建及改造工程的函”,2018年8月24日。
《图们市中心城区供热专项规划调整(2017—2030)》;
图们市国土资源局图国土资规函[2018]58号关于“图们市集中供热热源厂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的预审意见”及图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选字第H22018004800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1.3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
1.3.1评价因子
本项目属热力生产和供应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Ⅳ类,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环境影响识别
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及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分析,工程在施工期、营运期影响周围环境的因素主要有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生态环境、固体废物等。
①施工期影响主要表现为:本项目新建热源厂、换热站及供热管网施工期废水、扬尘、施工噪声、固废物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②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员工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锅炉烟气及煤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等;员工生活垃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筛选见表1-1。
表1-1 环境影响识别与因子筛选矩阵
环境要素
|
影响因素
|
运营期
|
施工期
|
燃煤烟气
|
扬尘
|
排水
|
噪声源
|
固废物
|
热源厂
|
管网
|
换热站
|
环境空气
|
SO2
|
▲○
|
|
|
|
|
|
|
|
NOx
|
▲○
|
|
|
|
|
|
|
|
PM10
|
▲○
|
|
|
|
|
|
|
|
PM2.5
|
▲○
|
|
|
|
|
|
|
|
TSP
|
▲○
|
▲○
|
|
|
|
∆£
|
∆£
|
∆£
|
水环境
|
地表水
|
|
|
∆○
|
|
|
∆£
|
∆£
|
∆£
|
声环境
|
|
|
|
▲○
|
|
∆£
|
∆£
|
∆£
|
生态环境
|
|
|
|
|
∆○
|
∆£
|
∆£
|
∆£
|
交通环境
|
|
|
|
|
|
∆£
|
∆£
|
∆£
|
备注
|
▲:影响程度中等;∆:影响程度较小;○:长期影响;□:短期影响。
|
根据工程特点和对环境影响的特点,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评价因子详见表1-2。
表1-2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表
环境要素
|
现状调查与评价因子
|
预测因子
|
环境空气
|
SO2、NO2、PM10、PM2.5、CO、O3
|
PM10、SO2、NOx、粉尘
|
地表水环境
|
pH、COD、BOD5、SS、NH3-N
|
—
|
声环境
|
等效连续A声级Leq(A)
|
等效连续A声级Leq(A)
|
固体废物
|
-
|
生活垃圾、炉渣、除尘器细灰、脱硫副产物
|
生态
|
城市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
|
农田、水生生物、野生动物
|
1.3.2评价标准
1.3.2.1环境质量标准
(1)地表水
锅炉房排水通过城市污水管网排入图们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嘎呀河,最终汇入图们江,按照DB22/388—2004《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中的规定,嘎呀河从布尔哈通河河口-河口为地表水水质目标为Ⅲ类,图们江为界河未进行区划,根据环办函[2003]436号文可知未划定功能区划的河流按照Ⅲ类质目标执行,本项目1#-3#断面位于嘎呀河从布布尔哈通河河口-河口之间,4#-5#位于图们江上,因此,本次地表水评价采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详见表1-3。
表1-3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摘录) 单位mg/L(pH除外)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标准值(III类)
|
标准名称及级别
|
1
|
pH
|
无量纲
|
6~9
|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标准
|
2
|
COD
|
mg/L
|
≤40
|
3
|
BOD5
|
mg/L
|
≤10
|
4
|
NH3-N
|
mg/L
|
≤2.0
|
5
|
SS
|
mg/L
|
<25
|
《松花江水系环境质量标准》
|
(2)环境空气
本项目位于环境空气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采用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详见表1-4。
表1-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评价因子
|
单位
|
平均时段
|
标准限值
|
标准来源
|
SO2
|
µg/m3
|
年平均
|
60
|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
24小时平均
|
150
|
1小时平均
|
500
|
NO2
|
µg/m3
|
年平均
|
40
|
24小时平均
|
80
|
1小时平均
|
200
|
CO
|
mg/m3
|
24小时平均
|
4
|
1小时平均
|
10
|
PM10
|
µg/m3
|
年平均
|
70
|
24小时平均
|
150
|
PM2.5
|
µg/m3
|
年平均
|
35
|
24小时平均
|
75
|
O3
|
µg/m3
|
日最大8h平均
|
160
|
1小时平均
|
200
|
TSP
|
µg/m3
|
年平均
|
200
|
24小时平均
|
300
|
(3)声环境
根据《图们市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划图》(图1-1)可知,本项目热源厂位于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东、南、西侧)及4a类区(北侧),换热站1、7、8、10、11、20、21位于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区,换热站A10-A18位于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3类区,其余换热站均位于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区,评价采用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2、3类标准要求,详见表1-5。
表1-5 声环境质量标准
采用级别
|
标准值
|
标准来源
|
昼间
|
夜间
|
1类区
|
55
|
45
|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
2类区
|
60
|
50
|
3类区
|
65
|
55
|
4a类区
|
70
|
55
|
1.3.2.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水
本项目锅炉房生产废水不外排,生活污水排入图们市污水处理厂,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排放标准要求。相应的排放标准见表1-6。
表1-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摘录)
序号
|
污染物
|
单位
|
标准值
|
标准来源
|
1
|
pH
|
无量纲
|
6-9
|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排放标准
|
2
|
COD
|
mg/L
|
500
|
3
|
BOD5
|
mg/L
|
300
|
4
|
SS
|
mg/L
|
400
|
5
|
NH3-N
|
mg/L
|
-
|
(2)废气
本项目新建4×7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根据环保部(环函[2014]179号文件),新建65t/h以上除层燃炉、抛煤机炉外的燃煤、燃油、燃气锅炉,无论其是否发电,均应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中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故本项目锅炉烟气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表1燃煤锅炉标准要求,同时,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规划要求城市城区的燃煤锅炉要达到超低排放(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mg/m3),因此本项目燃煤锅炉烟气应达到超低排放限值要求,详见表1-7;粉尘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要求,厂区内煤和炉灰渣在贮存、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将产生无组织扬尘,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详见表1-8。
表1-7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
控制项目
|
单 位
|
允许排放浓度值
|
标准名称及级别
|
颗粒物
|
mg/m3
|
30
|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表1)
|
SO2
|
mg/m3
|
100
|
NOx
|
mg/m3
|
100
|
汞及其化合物
|
mg/m3
|
0.03
|
烟气黑度
|
级
|
1
|
烟尘
|
mg/m3
|
10
|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超低排放要求
|
SO2
|
mg/m3
|
35
|
NOx
|
mg/m3
|
50
|
表1-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污染物
|
标准级别
|
标准值
|
标准来源
|
工艺粉尘
|
二级
|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
120
|
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
3.5
|
排气筒高度(m)
|
15
|
无组织
|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
1.0
|
(3)噪声
本项目锅炉房施工期建筑施工噪声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见表1-9;运营期热源厂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1类及4a类区标准,换热站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1、2、3类区标准,详见表1-10。
表1-9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类别
|
标准值dB(A)
|
标准来源
|
昼间
|
夜间
|
噪声限值
|
70
|
55
|
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表1-10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类别
|
标准值dB(A)
|
标准来源
|
昼间
|
夜间
|
1类区
|
55
|
45
|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2类区
|
60
|
50
|
3类区
|
65
|
55
|
4a类区
|
70
|
55
|
(4)固体废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中的有关规定。
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中的有关规定。
1.4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根据HJ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规定,本项目属热力生产和供应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Ⅳ类,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地表水
本项目生产废水全部回用于除灰渣系统,不外排;生活污水通过市政管网排入图们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B标准后排入嘎呀河。废水排放量为1.92t/d(328.32t/a),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及NH3-N,水质简单,地表水水质类别为III类水域。根据以上判据,确定本项目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本项目的地表水评价级别判据见表1-11。
表1-11 地表水评价级别判据
废水排放情况
|
纳污水体情况
|
排放量
|
1.6t/d
|
水体名称
|
嘎呀河
|
主要污染物
|
COD、BOD5、SS、NH3-N
|
多年平均流量(m3/s)
|
11.93
|
污染物类型
|
非持久性污染物
|
水体规模
|
小河
|
污染物复杂程度
|
简单
|
水质标准
|
III类
|
(2)环境空气
①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筛选
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见表1-12。
表1-12 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表
评价因子
|
平均时段
|
标准值(μg/m3)
|
标准来源
|
PM10
|
1小时
|
450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
PM2.5
|
1小时
|
225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
SO2
|
1小时
|
500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
NOx
|
1小时
|
250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
②评价等级
根据HJ2.2-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规定,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AERSCREEN)对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工作进行分级。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情况下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Pmax(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评价工作等级判据详见表1-13。
表1-13 大气评价等级判据
评价工作等级
|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
一级
|
Pmax≥10%
|
二级
|
1%≤Pmax<10%
|
三级
|
Pmax<1%
|
其中Pmax(又可表示为Pi)定义为:
Pi=
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mg/m3;
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ug/m3;
C0i—一般选用GB3095中1小时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
对仅有8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和年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可分别按2倍、3倍、6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附录D中的浓度限值。如有地方标准,应选用地方标准中的相应值。对某些上述标准中都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国外有关标准选用,但应作出说明,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本项目废气污染物主要为锅炉烟气中的PM10、SO2、NOx及粉尘,根据估算模式预测结果,Pmax=PNOx=47.76%>10%,故根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本次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估算模式预测参数详见表1-14,计算结果详见表1-15表1-16。
表1-14 估算模式参数表
参数
|
取值
|
城市/农村选项
|
城市/农村
|
城市
|
|
人口数(城市选项时)
|
11.91万人
|
最高环境温度/℃
|
32.9
|
最低环境温度/℃
|
-24.5
|
土地利用类型
|
城市
|
区域湿度条件
|
中等湿度
|
是否考虑地形
|
考虑地形
|
是√ 否
|
地形数据分辨率/m
|
90m
|
是否考虑岸线熏烟
|
考虑岸线熏烟
|
是 否√
|
岸线距离/km
|
/
|
岸线方向/°
|
/
|
表1-15 估算模式计算结果一览表
下风向距离/m
|
烟囱(180m)
|
SO2
|
NOx
|
PM10
|
PM2.5
|
预测质量浓度(μg/m3)
|
占标率(%)
|
预测质量浓度(μg/m3)
|
占标率(%)
|
预测质量浓度(μg/m3)
|
占标率(%)
|
预测质量浓度(μg/m3)
|
占标率(%)
|
50
|
0.06
|
0.01
|
0.0773
|
0.03
|
0.02
|
0.00
|
0.01
|
0.00
|
75
|
0.34
|
0.07
|
0.4150
|
0.17
|
0.11
|
0.02
|
0.05
|
0.02
|
100
|
0.70
|
0.14
|
0.2240
|
0.34
|
0.22
|
0.05
|
0.11
|
0.05
|
200
|
1.61
|
0.32
|
1.9362
|
0.77
|
0.50
|
0.11
|
0.25
|
0.11
|
300
|
1.60
|
0.32
|
1.9288
|
0.77
|
0.50
|
0.11
|
0.25
|
0.11
|
400
|
1.41
|
0.28
|
1.6945
|
0.68
|
0.44
|
0.10
|
0.22
|
0.10
|
500
|
1.91
|
0.38
|
2.3042
|
0.92
|
0.59
|
0.13
|
0.30
|
0.13
|
600
|
2.24
|
0.45
|
2.6981
|
1.08
|
0.70
|
0.15
|
0.35
|
0.15
|
700
|
2.57
|
0.51
|
3.0903
|
1.24
|
0.80
|
0.18
|
0.40
|
0.18
|
800
|
3.04
|
0.61
|
3.6563
|
1.46
|
0.94
|
0.21
|
0.47
|
0.21
|
900
|
3.93
|
0.79
|
4.7267
|
1.89
|
1.22
|
0.27
|
0.61
|
0.27
|
1000
|
4.65
|
0.93
|
5.6004
|
2.24
|
1.45
|
0.32
|
0.72
|
0.32
|
2000
|
26.32
|
5.26
|
31.6642
|
12.67
|
8.17
|
1.82
|
4.09
|
1.82
|
3000
|
43.69
|
8.74
|
52.5664
|
21.03
|
13.57
|
3.01
|
6.79
|
3.02
|
4000
|
22.92
|
4.58
|
27.5738
|
11.03
|
7.12
|
1.58
|
3.56
|
1.58
|
5000
|
17.45
|
3.49
|
21.0017
|
8.40
|
5.42
|
1.20
|
2.71
|
1.21
|
6000
|
14.59
|
2.92
|
17.5589
|
7.02
|
4.53
|
1.01
|
2.27
|
1.01
|
7000
|
19.58
|
3.92
|
23.5642
|
9.43
|
6.08
|
1.35
|
3.04
|
1.35
|
8000
|
11.87
|
2.37
|
14.2776
|
5.71
|
3.69
|
0.82
|
1.84
|
0.82
|
9000
|
9.86
|
1.97
|
11.8609
|
4.74
|
3.06
|
0.68
|
1.53
|
0.68
|
10000
|
9.69
|
1.94
|
11.6544
|
4.66
|
3.01
|
0.67
|
1.51
|
0.67
|
20000
|
8.06
|
1.61
|
9.6923
|
3.88
|
2.50
|
0.56
|
1.25
|
0.56
|
25000
|
3.66
|
0.73
|
4.4064
|
1.76
|
1.14
|
0.25
|
0.57
|
0.25
|
下风向最大质量浓度及占标率%
|
99.2
|
19.84
|
119.339
|
47.76
|
38.81
|
6.85
|
15.42
|
6.86
|
D10%最远距离
|
2625
|
7200
|
0
|
0
|
表1-16 估算模式计算结果一览表
下风向距离/m
|
破碎系统排气筒
|
灰库排气筒(P3、P4)
|
渣仓排气筒(P5、P6、P7)
|
PM10
|
PM10
|
PM10
|
预测质量浓度(μg/m3)
|
占标率(%)
|
预测质量浓度(μg/m3)
|
占标率(%)
|
预测质量浓度(μg/m3)
|
占标率(%)
|
50
|
1.26
|
0.28
|
1.80
|
0.40
|
2.11
|
0.47
|
75
|
1.32
|
0.29
|
1.84
|
0.41
|
3.55
|
0.79
|
100
|
1.21
|
0.27
|
1.70
|
0.38
|
3.73
|
0.83
|
200
|
1.25
|
0.28
|
27.04
|
6.01
|
59.32
|
13.18
|
300
|
1.10
|
0.24
|
21.99
|
4.89
|
64.94
|
14.43
|
400
|
0.96
|
0.21
|
13.52
|
3.00
|
42.55
|
9.46
|
500
|
0.92
|
0.20
|
13.80
|
3.07
|
33.04
|
7.34
|
600
|
0.84
|
0.19
|
10.97
|
2.44
|
9.07
|
2.02
|
700
|
0.76
|
0.17
|
7.80
|
1.73
|
19.47
|
4.33
|
800
|
0.69
|
0.15
|
7.19
|
1.60
|
17.92
|
3.98
|
900
|
0.72
|
0.16
|
7.96
|
1.77
|
11.97
|
2.66
|
1000
|
4.99
|
1.11
|
3.98
|
0.88
|
5.01
|
1.11
|
2000
|
1.75
|
0.39
|
1.01
|
0.22
|
6.25
|
1.39
|
3000
|
0.77
|
0.17
|
0.83
|
0.18
|
1.44
|
0.32
|
4000
|
0.55
|
0.12
|
1.30
|
0.29
|
2.23
|
0.50
|
5000
|
0.60
|
0.13
|
1.78
|
0.39
|
3.30
|
0.73
|
6000
|
0.48
|
0.11
|
0.62
|
0.14
|
1.15
|
0.25
|
7000
|
0.26
|
0.06
|
0.94
|
0.21
|
1.38
|
0.31
|
8000
|
0.24
|
0.05
|
1.15
|
0.26
|
1.50
|
0.33
|
9000
|
0.26
|
0.06
|
1.18
|
0.26
|
0.98
|
0.22
|
10000
|
0.21
|
0.05
|
1.06
|
0.23
|
1.08
|
0.24
|
20000
|
0.17
|
0.04
|
0.20
|
0.04
|
0.32
|
0.07
|
25000
|
0.08
|
0.02
|
0.14
|
0.03
|
0.22
|
0.05
|
下风向最大质量浓度及占标率%
|
5.69
|
1.26
|
28.17
|
6.26
|
65.26
|
14.50
|
D10%最远距离
|
0
|
0
|
301
|
(3)声环境
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为1、2、3类区,锅炉房周围分布居民小区,热源厂建成后声级变化量昼间为0.2—0.5dB(A)之间,夜间噪声级最大增量为1.8—3dB(A)之间,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根据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中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确定本次噪声评价等级为二级。
(4)环境风险
根据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等级主要由评价项目所涉及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所确定的,详见表1—17。
表1—17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判据
物质
条件
|
剧毒危险性
物质
|
一般毒性危险
物质
|
可燃、易燃危险性
物质
|
爆炸危险性
物质
|
重大危险源
|
一
|
二
|
一
|
一
|
非重大危险源
|
二
|
二
|
二
|
二
|
环境敏感地区
|
一
|
一
|
一
|
一
|
根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规定进行辨识,柴油临界量为5000t。本项目设置10m3地埋式柴油油罐两个,柴油存储量为14.8t,小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柴油临界量5000t,故未构成重大危险源,本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中规定的环境敏感地区,故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5)生态环境
根据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规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主要由评价项目的工程影响范围和主要生态影响及其变化过程所确定。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详见表1-18。
表1-18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
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
|
工程占地(水域)范围
|
面积≥20km2
或长度≥100km
|
面积2km2~20km2
或长度50km~100km
|
面积≤2km2
或长度≤50km
|
特殊生态敏感区
|
一级
|
一级
|
一级
|
重要生态敏感区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一般区域
|
二级
|
三级
|
三级
|
本项目用地包括热源厂、换热站永久占地及供热管线临时占地,总占地面积为18.75hm2,工程占地面积小于2km2,供热管线长28.089km,小于50km;所处环境目前为农业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及城市生态系统,生态敏感性属于一般区域,确定评价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1.4.2评价范围
(1)地表水
地表水评价范围为嘎呀河八叶桥上游500m—河口约2km河段以及图们江、嘎呀河交汇处上游500m—图们江、嘎呀河交汇处下游1000m约1.5km河段。
(2)环境空气
结合HJ2.2-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规定,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预测可知本项目D10%为7.329km,则该项目评价范围确定为以锅炉房烟囱为中心,厂界外延15km的矩形区域(不包含朝鲜)。环境空气评价范围见图1-2。
(3)声环境
根据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中相关要求,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热源厂、换热站外200m以内和管线外200m以内。声环境评价范围见图1-3。
(4)环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本项目的风险评价范围是以风险源为中心,3k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不包含朝鲜),评价范围详见图1-3。
(5)生态环境
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影响的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依存关系确定。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完整气候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线为参照边界
本项目为热源厂建设及供热管网敷设工程项目,本次将热源厂厂区占地、换热站占地及管网沿线作为生态评价范围,总评价范围为10.46hm2。
1.5环境功能区划
(1)地表水
按照DB22/388—2004《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中的规定,嘎呀河布尔哈通河河口-河口为地表水水质目标为Ⅲ类,图们江为界河未进行区划,根据环办函[2003]436号文可知未划定功能区划的河流按照Ⅲ类质目标执行,本项目1#-3#断面位于嘎呀河布尔哈通河河口-河口之间,4#-5#位于图们江上,因此,本次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目标均为Ⅲ类。
(2)环境空气
本项目评价区为环境空气二类区。
(3)声环境
根据《图们市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图》可知,本项目热源厂位于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区,换热站1、7、8、10、11、20、21位于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区,换热站A10-A18位于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3类区,故确定其声环境功能区划为1、2、3类区。
1.6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1.6.1污染控制目标
针对本项目排污特点及区域环境特点,确定本次评价污染控制目标为:
(1)控制锅炉烟气中各种污染物浓度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表1中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煤炭粉碎煤尘满足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要求,加强厂内煤和炉灰渣在贮存、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环境管理,控制无组织扬尘污染,保护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避免对厂区周围环境空气产生污染。
(2)控制锅炉房生产废水回用于灭渣、输煤系统,减少生活污水产生量,确保生活污水中各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图们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B标准后排入嘎呀河,最终汇入图们江,确保地表水体嘎呀河及图们江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要求。
(3)严格控制锅炉房及换热站厂界噪声符合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1、2、3类区标准,以保护周围声环境质量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2、3类区标准要求,不对周围居民生活质量和声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4)对本项目所产生的固废物进行妥善处置,加强对固废物的综合利用和环境管理,并作好临时贮存工作,以减少对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5)控制供热管线施工占地数量,保护管线沿线的路面、绿化带;控制管线施工噪声,加强施工环境保护管理;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及时进行恢复,保证评价区域环境质量不受明显影响。
(6)通过环保治理,建设项目所排放的污染物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确保项目建成后,排污总量控制在规定的总量目标要求范围内,加强厂区绿化建设,为当地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1.6.2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换热站周围及一次网供热管线沿线主要为居民,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汇总见表1-19。
表1-19 环境保护目标汇总表
序号
|
环境要素
|
名称
|
坐标/m
|
保护对象
|
环境功能区
|
相对厂址方位
|
相对厂界距离/m
|
保护级别
|
X
|
Y
|
1
|
环境空气
|
后安山村
|
129.853477
|
43.005951
|
居民
|
二类
|
北侧
|
2470
|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
图们市中心城区
|
129.850489
|
42.970162
|
居民
|
二类
|
南侧
|
750
|
西侧规划居住用地
|
129.855866
|
42.981544
|
居民
|
二类
|
西侧
|
100m
|
安山村
|
129.854279
|
42.984087
|
居民
|
二类
|
西北侧
|
120
|
大星村
|
129.855137
|
43.002576
|
居民
|
二类
|
北侧
|
610
|
五工村
|
129.832178
|
42.962489
|
居民
|
二类
|
西南
|
2430
|
东京村
|
129.829507
|
42.966524
|
居民
|
二类
|
西南侧
|
2637
|
小北沟村
|
129.82682
|
42.977792
|
居民
|
二类
|
西南侧
|
2362
|
八家子村
|
129.834470
|
42.979724
|
居民
|
二类
|
西南侧
|
1703
|
大砬子村
|
129.821920
|
42.998182
|
居民
|
二类
|
西北侧
|
3306
|
和平村
|
129.803038
|
42.991025
|
居民
|
二类
|
西北侧
|
4441
|
合水村
|
129.789219
|
42.998998
|
居民
|
二类
|
西北侧
|
5687
|
下嘎村
|
129.783125
|
43.010359
|
居民
|
二类
|
西北侧
|
6702
|
向阳村
|
129.805355
|
43.011488
|
居民
|
二类
|
西北侧
|
5197
|
水南村
|
129.809389
|
43.021969
|
居民
|
二类
|
西北侧
|
5790
|
松林村
|
129.799776
|
43.035772
|
居民
|
二类
|
西北侧
|
7453
|
下龙城村
|
129.783726
|
43.040665
|
居民
|
二类
|
西北侧
|
8755
|
新鲜村
|
129.844151
|
43.036086
|
居民
|
二类
|
北侧
|
5999
|
土城里村
|
129.822435
|
43.031914
|
居民
|
二类
|
北侧
|
6118
|
兴进村
|
129.853120
|
43.046499
|
居民
|
二类
|
北侧
|
6990
|
2
|
声环境
|
安山村
|
129.854279
|
42.984087
|
居民(受影响约人口50户)
|
1类
|
西北侧
|
120m
|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区标准
|
图们市中心城区居民
|
129.850489
|
42.970162
|
居民(受影响人口约100户)
|
1、2、3类
|
—
|
换热站厂界外200m以内、供热管线沿线200m以内
|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2、3类区标准
|
西侧规划居住用地
|
129.855866
|
42.981544
|
居民
|
二类
|
西侧
|
100m
|
3
|
地表水
|
嘎呀河
|
—
|
—
|
水生生物、水质
|
评价范围内为III类
|
热源厂南侧180m
|
管线穿越水体
|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
|
4
|
环境风险
|
后安山村
|
129.853477
|
43.005951
|
居民
|
—
|
北侧
|
2470
|
—
|
图们市中心城区
|
129.850489
|
42.970162
|
居民
|
—
|
南侧
|
750
|
—
|
安山村
|
129.854279
|
42.984087
|
居民
|
—
|
西北侧
|
120
|
—
|
大星村
|
129.855137
|
43.002576
|
居民
|
—
|
北侧
|
610
|
—
|
五工村
|
129.832178
|
42.962489
|
居民
|
—
|
西南
|
2430
|
—
|
东京村
|
129.829507
|
42.966524
|
居民
|
—
|
西南侧
|
2637
|
|
小北沟村
|
129.82682
|
42.977792
|
居民
|
—
|
西南侧
|
2362
|
|
八家子村
|
129.834470
|
42.979724
|
居民
|
—
|
西南侧
|
1703
|
|
说明:本项目厂址位于图们市城区北、嘎呀河北岸、G302南、图们市污水处理厂西侧地块,原拟建图们市热电联产项目选址处,图们市人民政府于2018年2月1日出具了《关于图们市热电联产项目厂址西侧地块用地调整的函》,根据该函可知,项目西侧居住用地在后续规划调整工作中进行调整,西侧二类居住用地与本项目控制距离为100m,故本项目厂址西侧最近规划居民为100m。
2.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2.1建设项目概况
2.1.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情况
项目名称:图们市集中供热热源及配套管网工程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图们市绿新热力有限公司
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情况:
(1)热源厂地址及厂址比选
厂址一:厂址位于图们市曲水镇,曲水南路,图们炼油厂以北,高铁站以西地块。
厂址二:厂址位于图们市主城区北、嘎呀河北岸、G302南、图们市污水处理厂西侧地块。厂址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条件比较详见表2-1。
表2-1 厂址主要技术经济条件比较表
比较项目
|
曲水镇厂址一
|
安山村厂址二
|
厂址条件
|
位置
|
图们市曲水镇,曲水南路,图们炼油厂以北,高铁站以西
|
图们市主城区以北,G302南,东邻污水处理厂
|
厂区地形
|
山地、地势不平坦
|
河谷平地,地势平坦
|
土方工程
|
场地平整
|
场地平整
|
燃料运输方式
|
公路运输
|
公路运输
|
周围居住区情况
|
周围居民区
|
厂区西侧为少量蔬菜大棚
|
与城市主导风向关系
|
图们市侧风向
|
图们市侧风向
|
厂址拆迁量
|
部分居民住宅
|
无居民住宅,部分蔬菜大棚
|
供水
|
水源
|
市政自来水、地下水
|
市政自来水、污水处理厂中水
|
排水
|
管钱
|
5km
|
0.3km
|
施工条件
|
施工场地
|
一次网管线需穿越图们至珲春铁路、高铁两条铁路路基,进入主城区没有路由
|
一次网管线跨越嘎呀河、国道302及铁路1处后进入主城区
|
交通条件
|
公路引接
|
厂址南侧有城市道路,临近厂区为乡道
|
厂址北侧为G302公路,可直接进入厂区
|
根据以上比较可知,厂址二占地出周围居民较少,厂址平坦开阔空旷,拆迁量较小,离备用水源较近,排水管线较短,施工场地及交通条件较方便,经比选最终确定厂址为厂址二,即安山村厂址。
热源厂位于图们市安山村,国道G302南侧,项目东侧隔无名沟(常年无水)70m为图们市污水处理厂,南侧隔农田、嘎呀河650m为图们市希望家园小区,西侧100m为规划二类居住用地,隔农田210m为安山村,西北侧120m为安山村,北侧为国道G302(距离厂界最近距离约10m)及山体(山顶高150m),东北侧隔G302国道40m为木材检查站,85m为卫生纸厂。热源厂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状况卫星图见图2-1。
(2)换热站
本项目共建设换热站40座,换热站周围情况详见表2-2,换热站位置详见图2-2。
(3)一次供热网
本次新建一次网供热管道总长28.089km,管径为 DN1000的主管线从热源厂区内锅炉房引出后沿珲乌公路向西直埋敷设至口岸大街,沿口岸大街向南敷设至嘎呀河,穿越嘎呀河后引出一条 DN500的分支管沿光明北街向西敷设直至水曲区,之后主管线变径为 DN800后继续沿口岸大街向南敷设,与春风路、光明街及新华路形成环状管网;由环状管网接至各个主城区换热站。管线走向详见图2-2。
表2-2 换热站情况及周围情况表
序号
|
换热站
|
位置
|
东
|
南
|
西
|
北
|
1
|
法院锅炉房
|
129.84833、42.96111
|
20m居民楼
|
20m居民楼
|
20m居民楼
|
20m居民楼
|
2
|
工行锅炉房
|
129.850298、42.967693
|
20m住宅楼
|
22m住宅楼
|
80m住院部
|
22m信合住宅
|
3
|
希望锅炉房
|
129.852256、42.972117
|
30m希望小区
|
40m希望小区
|
30m希望小区
|
50m希望小区
|
4
|
利建锅炉房
|
129.849311、42.975379
|
30m二七厂住宅
|
47m物流公司
|
100m二七厂住宅
|
40m二七厂高层
|
5
|
农机锅炉房
|
129.846130、42.972480
|
隔锦水街60m居民楼
|
50m口岸大街及空地
|
65m金山馨园小区
|
20m居民楼
|
6
|
南园锅炉房
|
129.847222、45.957222
|
隔空地20m居民楼
|
15m居民楼
|
隔空地20m居民楼
|
隔空地20m居民楼
|
7
|
五中锅炉房
|
129.84944、42.096
|
居民楼
|
居民楼
|
居民楼
|
居民楼
|
8
|
市委锅炉房
|
129.84778、42.96556
|
居民楼
|
居民委员会
|
居民楼
|
居民楼
|
9
|
家园锅炉房
|
129.844354、
42.975669
|
40m恒昊家园小区
|
35m恒昊家园小区
|
60m恒昊家园小区
|
50m恒昊家园小区
|
10
|
月宫锅炉房
|
129.839537、42.970845
|
30m月宫小区住宅
|
17m月宫小区住宅
|
20m月宫小区住宅
|
20m月宫小区住宅
|
11
|
中行锅炉房
|
129.84611、42.96667
|
25m鸿园小区
|
15m鸿园小区
|
15m鸿园小区
|
15m办公楼
|
12
|
铁路集中供热
|
129.839188、42.974032
|
空地
|
152m住宅
|
74m
月宫小区住宅
|
空地
|
13
|
制药厂锅炉房
|
|